24小时急救电话:028 - 63160059
南区
北区
您现在的位置: > 医护风采 > 医护风采 > 正文

闻医务剧有感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673日期:[ 2015/1/23 ]

闻医务剧有感

——论医患沟通重要性                               
 
针灸科  谭佳佳
 
    近期,热播医务剧《青年医生》引来界内人士各种吐槽:“9%的生理盐水,腌咸菜呢!40ml甲强龙,治霸王龙啊!速尿10g,制造木乃伊嘛!200cc的血送化验,机器口渴了吧!。。。。。。”尚未经过专业医务人士的剧本把关,这部热剧受到的影评最多的莫过于“太不专业”。然而,作为一部普通医务剧,它理应存在可圈可点的地方。里面很多医生与家属沟通的桥段,如何将患者的情况表述清楚?如何从患者的心理承受度方面考虑谈话的缓急程度?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沟通结果?很多情况下,医患谈话都能达到良好的有效沟通,但是,一旦某次沟通谈话不畅,即可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一如该剧中某一高年资医师因与家属未能有效沟通而遭遇危机。
     影视作品作为艺术创作,灵感均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的医患纠纷不断,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各种医疗纠纷的报道甚嚣尘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突出。
    但是,医患沟通自古就是个难事,扁鹊初见桓公就直言:“君有疾,不治将恐深”,此等直言不讳的言论被认为是危言耸听,令桓公大为不悦,并坚称“寡人无疾”,甚至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四次造访桓公劝戒之,告知桓公您有病,直至桓公病发,病入膏肓。隔行如隔山,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桓公贵为一国之主,对医学认识寥寥,且从心理上也不接受扁鹊三番五次的谏言。同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扁鹊的直谏未从桓公的立场出发,关心疾病甚过关心患者本人,先让桓公产生了阻抗情绪,从而让桓公讳疾忌医,医患沟通失败。
    无独有偶,此后的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堪称麻醉学鼻祖,中国外科学第一人。常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妙手回春,曹操头风病疾,故请之为其诊治,华佗诊后:“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曹操闻之,遂大怒:“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遂呼左右将华佗拿下于狱中拷问,甚至称之“天下当无此鼠辈邪”,华佗终卒于狱中。一代名医,竟然被一代枭雄草草断命如此,发指之时不得不令人深思。华佗直截了当的沟通方式,对于医疗界内人士而言无可厚非,然而对患者来说,尽管开颅手术而今司空见惯,风险仍是极高的,在当时而言,曹操一医盲,又身居高位,周边还敌国众多,难免不能理解这个开颅手术,故如此直接的医患沟通,必然导致杀身之祸。
    谈古论今,近日“手术室自拍”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在涉事人员没来及为此辩解之前,所有媒体将矛头直指拍照医生,质疑医德,拿医患关系紧张说事,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患者的不理解,媒体的推波助澜,将时间宣得沸沸扬扬。随着事件如洋葱般被一层一层剥离开来,细节逐渐披露,涉事人员才情有可原。
    医患沟通示指医患双方之间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彼此进行有意义的信息发送、接受与反馈交流的全过程。例如扁鹊的故事,给予桓公的身份和知识背景,客观上要求扁鹊主动沟通,进行耐心讲解。其次,以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沟通基础,扁鹊的“六不治”要求患者信任医师,扁鹊也应站在桓公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和避讳。再则,沟通技巧是关键,古时直谏易引杀身之祸,而今的忠言也逆耳,不管什么时候,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因此,只有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才能促进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