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仅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更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照顾好自己,让“大姨妈”愉快地度过她的“假期”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月经的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月经
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妇女卵巢的卵泡生长、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及伴随雌、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此引发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月经的出现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02.
正常月经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及自限性,周期通常在21天到35天之间,月经出血通常持续2~7天,经量适中,一般月经期无特殊症状,但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妇女会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不适或子宫收缩痛,并可出现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头痛及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 。
03.
异常月经
描述月经的指标包括周期、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及经期伴随症状。月经的异常表现主要分为出血模式的异常(即“异常子宫出血”)和严重的“痛经”。出现这些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异常子宫出血
包括包括月经频发(周期<21天)、月经过多(自觉经量多,影响生活质量)、经期延长(经期>7天)、不规律月经(周期变化频率≥7天)、经间期出血(规律的月经之间发生的出血)、月经稀发(周期>35天)、月经过少(自觉经量较以往减少,点滴状)、闭经(≥6个月月经不来潮)。
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分为9个类型:子宫内膜息肉(有症状的息肉推荐宫腔镜指引下息肉摘除,盲刮容易遗漏);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孕激素、COC、LNG‑IUS、GnRH‑a、口服中药或手术治疗,具体治疗需视患者年龄、症状和有无生育要求决定);子宫平滑肌瘤(治疗方案决定于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肌瘤大小、数目、位置和有无生育要求等,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全身凝血相关疾病(以血液科治疗措施为主);排卵障碍(完善性激素检查,止血后重视调整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局部异常(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炎症,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0.2g/天,治疗时长7~10天);医源性(包括应用性激素、GnRH‑a、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抗凝药等);其他原因。
严重的痛经
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继发性痛经的症状与原发性痛经相似,但可能进行性加重,并伴随其他妇科症状。
04.
经期的注意事项
1. 保持清洁卫生:月经期间,外阴部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卫生巾或内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合理饮食:月经期间,女性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子宫内膜的修复和身体的恢复。因此,要多吃富含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避免吃生冷、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腹痛和不适。
3. 适当休息: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相对虚弱,容易感到疲劳和乏力。因此,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可以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柔的运动,以缓解压力和改善心情。
4. 保持心情愉悦:月经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女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焦虑等情绪问题。因此,要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