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急救电话:028-63160059
南区
北区
您现在的位置: > 科室介绍 > 科室特色

中医皮肤科特色治疗方法介绍

来源:0 点击:4806日期:[ 2016/3/3 11:07:46 ]
  • 火针
  •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或点刺皮损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操作:患者取卧位,医者坐于患者近旁,充分暴露皮损部位,选好进针点,左手持酒精灯,尽可能接近施术不位,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置针予火焰烧至通红发白。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作用。烧针后右手持针迅速垂直刺入皮损内,迅速拔出,不做留针。每针深度控制在5mm内,每针间隔0.5cm,有丘疹(水疱)者,原则每一个丘疹(水疱)都需点刺,出针后消毒干棉球轻按针孔,严禁揉搓,以防出血。有渗液或水疱破后,用棉签蘸干疱液,火针治疗后不能搔抓点刺处,点刺不位24小时不要沾水。
    适应症:痤疮、湿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扁平疣、寻常疣、汗管瘤、神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等瘙痒、炎症性皮肤科疾病。
    注意事项
    1、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针灸大成·火针》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小块白癜风、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2、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操作:选坐位或卧位,患者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持久保持;针刺前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位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位,并宜选用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选择合适的一次性针具,抽取注射的药液,两种以上药物要混合均匀。皮肤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刺入的同时需要注意确定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以者获得针感为度。注射药液回抽无血,再注射药液。宜缓慢、均匀注射药液,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观察患者的状态,积极询问患者注射药物后的感受,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养护建议。
    注射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0.5-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疗程间可休息3—5日。
    适应症:临床上适宜针灸的疾病均可以采用穴位注射法,皮肤科主要用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银屑病、痤疮、硬皮病、白塞氏综合症等皮肤疾病。
    注意事项
    1、必须征求病人的同意,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心理疑惧。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2、预防晕针的发生:晕针的定义: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感头晕恶心,心慌神疲,冷汗胸闷,脉沉细,甚至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四肢厥冷者称为晕针。晕针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针取出,让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饮水休息即可恢复,如果严重宜配合西医急救方法。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
    物的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此药。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
    5、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穴位注射法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不宜用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三、拔罐
        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操作:备齐用物(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推车床边。取合适的体位(俯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燃烧1-2圈后迅速退出。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嘱病人保持体位,勿随意更换体位以免罐体脱落。留罐时间为5-10分钟,起罐时一手扶助罐体,另一手用止血钳夹住干棉球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操作完毕后,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清洗消毒晾干后备用。局部有渗液者用棉签蘸干后再用火罐对皮损进行闪罐再留罐5分钟起罐,通常会有血水混合的渗出液,再用棉签蘸干即可。
    适应症:临床上用于一些急慢性疼痛及湿热较重之患者,如湿疹、荨麻疹、痤疮及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症状明显等病人均可采用拔罐法。
    注意事项
    1、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破溃、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3、拔罐时应选择适当体位,拔罐过程中不宜更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4、拔罐时应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选择大小适宜的罐体。
    5、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无缺口,以免划伤病人皮肤。
    6、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四、艾灸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操作:患者取卧位,准备好一个足够大的盛艾灰的盘子,将单支艾条的一端点燃,艾条需要与皮肤保持约1~3公分左右的距离(以患者不感觉烫为度),对准选定的穴位(或有渗液的皮损部位)施灸,再在穴位循经线上,每个穴位上下各1cm处再进行熏灸。一般每穴约灸5min,在每穴上下1cm处再各灸5min,使艾灸处的皮肤呈红晕为宜。
    适应症:临床上可治疗带状疱疹之疼痛,局部有渗液的皮肤病(如湿疹、带状疱疹等)需用灸法以干燥皮损,促进结痂,皮损早日愈合。
    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有凉风直接吹到患者身上,还要令室内通风排气良好。施灸时要密切留意艾条点燃后的艾绒、灰烬要及时抖落在盘中,不要散落在患者皮肤上,以免造成烫伤或意外。
    2、发热、出血、肿瘤扩散期、身体极度虚弱或小儿患者难以合作者为本法所禁忌症。
     
    五、针刺治疗
        针刺是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消除皮损并调节免疫作用,针刺对防御免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增强,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抗体的增加,对于增强机体防卫抗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操作: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基础穴位用直刺法,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进针深度0.5-1.5寸,以得气为度。阿是穴取围刺法,在距皮损边缘0.2cm处进针,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呈15度角,沿皮下围刺(针数多少与皮损范围大小成正比,皮损范围直径3cm以下,按周围神经走向前后各进一针,直径3-5cm可以用6-8针,直径在5cm以上则用10-16针为宜)。夹脊穴用1.5-2寸毫针进针,针尖与皮肤呈45度,进针深度0.8-1.5寸,以得气为度。每天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适应症:临床上针刺可用于带状疱疹、荨麻疹以及一些因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皮肤病。
    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醉酒、劳累过度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身体过于虚弱的患者,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用卧位
    2、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4、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严格按要求操作,以免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