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急救电话:028 - 63160059
南区
北区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 正文

夏季养生防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374日期:[ 2016/8/4 ]
 

夏季养生防病

张云飞

 

一、暑天湿气逼人的原因,小暑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小暑是夏至后的第一个节气,后面接着是大暑,暑代表热,从小暑后大地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暑天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所以暑天湿气重。

中医将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的产生主要与人的体质有关系,多见于脾虚、痰湿、阳虚等体质的患者,系内脏功能失调,湿浊内生。内湿常与痰、瘀、水、寒、热夹杂为患,临床上可表现为: 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囊肿,甚至肿瘤等;女性可表现为痛经、不育不孕、肌瘤、增生等。外湿就是指外感六淫之湿邪为患,外湿与我们生活的外环境密切相关,简单的说就是与现代所说的空气“湿度”相关。湿度:就是空气的干湿程度,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有关,湿度大就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外感湿邪,困脾可出现乏力、纳差、精神萎靡,腹痛、腹泻、纳差等症状;久居潮湿之地容易患者湿痹症,致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湿邪重,易滋生病毒、细菌等,侵袭呼吸道,出现暑湿外感症状,由于湿性粘滞的特点,迁延难愈。

湿邪致病,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所以《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好,高屋建瓴。

小暑后我们应该注意:

1、防止中暑。雨后初晴,湿度大,勿急于户外活动。

2、防止过度耗损阳气。如避免剧烈运动、睡眠不足、情绪不稳等。 

3、避免服食生、冷、寒、凉之品,尤其是冰冻饮料等;避免骤热、骤冷,空调温度过低,防止出现呼吸、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

二、祛湿有哪些误区,正确的祛湿方法和食疗有哪些?

现代人有很多养生、疗病有很多误区,就是在疾病用现代方法检查出来才认为有病,才开始引起重视,才开始治疗。我们中医认为,这时已经偏晚了,在此之前有一个长期正气受损或阳气不足的阶段,可能很多客观检查无明显异常,往往这个阶段被绝大多数人忽略,其实在这个阶段进行调理才是最佳的防病阶段。真正到“有病”阶段,客观检查异常,已处于第二阶段了,这个阶段我们很多病就很难从根本上治愈了,更多的就是缓解症状,或对症处理。到第三阶段,往往是致残和致命阶段,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如果只讲祛湿法,那只是在术的层面上去解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后年复一年,逐渐加重,产生变证。我们医生的责任希望从源头来解决问题,这样全民才能体质强壮、健康长寿。

小暑养生:

1、养正气,养阳气。内经不是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吗?自身阳气足,既可以避免内湿的产生,又可以抵御外湿的侵扰,这是养身防病的关键。中医学认为,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人要健康长寿,我们人体小宇宙要顺应大宇宙的规律。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分、多静少动。

2、邪气盛,避之。例如不要呆在闷热、潮湿、通风差的环境。可以去旅游度假圣地避暑。

3、中医、中药、食疗等调理。中医祛湿有芳香化湿法(藿香正气口服液、水)、淡渗利湿法、健脾祛湿法、拔罐法、艾灸法等,这些运用得当,祛湿效果较好。 食疗:以湿或寒湿为主可用:生姜大枣茶、生姜大枣薏仁粥、桂圆薏仁红豆粥;以暑湿为主可用:山药薏米莲子大枣粥,绿豆荷叶粥。

归纳小暑养生歌诀:小暑少动心平和,

                  游泳瑜伽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

                  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

                  避暑圣地好旅游。

三、小暑前后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说:十个老人九个寒。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严重易积成局部炎症,再严重会导致囊肿、肌瘤、癌症等!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采用温阳、艾灸、三伏贴等方法,治疗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如顽固性疼痛、老慢支、便秘、增生、肿瘤等。

笔者归纳养生治病经验:阳气为生命之根,

                      脾胃为百病之源,

                      养生之要在调气,

                      治病之法在调脾。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