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必须干了这杯!" 当三舅姥爷第七次把白酒怼到你嘴边时,不仅你的心,还有你的肝正在发出惨烈的哀嚎。别以为脸红是年味上脸,这可能是身体在播放《春节自救指南》失败警告!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酒精(乙醇)或含酒精饮料后,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急症。
“醉酒”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及各种意外发生,昏迷时呕吐还可能并发吸入性肺炎,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人体代谢能力时,会抑制大脑皮层、脑干和延髓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醉酒”千万别无视,上述情况均可危及生命,这是要命的!
症状分级
从“话痨”到“昏迷”
兴奋期
(血酒精浓度50-150mg/dL)
- 情绪亢奋、言语增多、面色潮红;
- 动作不协调、判断力下降;
- 易被误认为“喝嗨了”,但已进入中毒初期。
共济失调期
(血酒精浓度150-300mg/dL)
- 步态不稳、语无伦次、恶心呕吐;
- 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或情绪失控。
昏迷期
(血酒精浓度>300mg/dL)
- 意识丧失、瞳孔散大、体温下降;
- 呼吸缓慢、皮肤湿冷,可能伴随大小便失禁;
- 此时随时可能因呼吸抑制、误吸呕吐物或低血糖导致死亡。
致命风险
不只是“睡一觉就好”
1. 误吸窒息:昏迷时呕吐物堵塞气道,5分钟内即可致命。
2. 心脏骤停:酒精抑制心肌收缩,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3. 急性胰腺炎:高浓度酒精刺激胰酶大量释放。
4. 低血糖昏迷: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尤其危险于糖尿病患者。
5. 双硫仑样反应:服药(如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可引发休克。
急救措施
争分夺秒保性命
错误做法
❌强行催吐(增加窒息风险);
❌冷水泼脸、咖啡解酒(加重血管收缩);
❌让患者“睡一觉就好”(可能延误救治时机)。
正确做法
1. 侧卧防窒息:立即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清理口腔呕吐物。
2. 保持温暖:用毛毯或被子包裹防止失温。
3. 紧急呼救:若出现昏迷、呼吸缓慢(<8次/分钟)、皮肤青紫,立即拨打120。
4. 医疗干预:不清楚轻重的情况下建议及时送医,进行监护、补液、保暖、对症治疗,在医院观察病情比在家安全。
预防胜于抢救
1.控制饮酒量:男性单日≤25g酒精(≈750ml啤酒),女性≤15g。
2.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警惕混饮:避免“白酒+红酒+啤酒”混喝,延缓醉酒感知。
4.特殊人群禁酒:孕妇、肝病患者、服药期间(尤其抗生素、降压药)绝对禁酒。
提醒:人体代谢酒精的速度约10-15g/小时,任何解酒药都不能加速这一过程。唯一有效的解酒剂是时间。
酒精不是“成年人的勋章”,急性酒精中毒本质是“乙醇中毒”。请记住:劝酒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及时救助是道德义务。健康饮酒,生命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