燀(chǎn),是中药的一种炮(páo)制方法。将药物放于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称为燀法。在保留有效成分的前提下破坏一些药物中的酶、毒蛋白,同时有利于除去非药用部分或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燀法炮制的中药还有燀桃仁、燀白扁豆等。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是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燀苦杏仁功效与苦杏仁相同。燀去皮后,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有利于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亳(bó)菊,主产于安徽省亳州市。故以“亳”冠名的道地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亳菊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厚朴(pò),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四川产的都江堰厚朴、南江厚朴、平武厚朴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川芎(xiōng),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四川产的都江堰川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彭州川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黄柏(bò),主产于四川、贵州,陕西、湖北、云南、湖南等地。四川产的大邑黄柏,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白术(zhú),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同音为“术(zhú)”的中药还有苍术,莪术。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诃(hē)子,主产于云南、缅甸等地。诃子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功效是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
秦艽(jiāo),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四川、青海、河北等地。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功效是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
藁(gǎo)本,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辽宁、吉林、河北等地。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功效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香薷(rú),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香薷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功效是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硇(náo)砂,主产于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硇砂味咸、苦、辛,性温。归肝、脾、胃经。功效是消积软坚,化腐生肌。
蛤(gé)壳为文蛤、青蛤的贝壳。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蛤壳味苦、咸,性寒。归肺、肾、胃经。功效是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
没(mò)药为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印度等地。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槲(hú)寄生,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槲寄生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功效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