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定期健康体检或就诊时,头颅CT及核磁共振报告都会提示“腔隙性脑梗死”,令人闻之色变。腔隙性脑梗死是中风吗?中小西告诉您,腔隙性脑梗死是中风的一种,但比较特殊,我们应对其有正确认识。
一、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属于脑梗死的范畴但类型更特殊,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60-70岁接近50%人有腔梗,70-75岁约50-70%做CT或MRI可能发现已有腔梗,80岁以上绝大多数是多发性腔梗,但近几年该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影响较大。随着血压、血脂、血糖的升高,大脑小动脉、小血管壁会逐渐硬化形成病变,血流速度被改变、凝血功能产生障碍,从而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梗死,梗死后随着组织的自我修复会留下大小不规则的微小空隙,因此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一般2~15mm,均在2cm以下,其病变很小。把大脑比喻成核桃的话,腔隙性梗死就好比核桃上的芝麻点,所以说腔隙性脑梗死相对更特殊,症状一般没有或较轻,所以危险性也较小,患者大多预后较好。
二、腔梗与脑梗的区别
腔梗虽是脑梗的一种,但因其比较微小,很多情况下没有什么症状,最开始只是解剖学或病理学名词,专指在颅内出现直径小于2厘米的梗塞灶,造成毛细血管堵塞,在影像学上形成一个腔隙灶,所以与常说的脑梗是有明显区别的。
1.梗塞灶不同
腔梗属于较小的梗塞灶,直径为2至15毫米。
脑梗梗塞灶直径都在15毫米以上,也会出现特别大面积的梗塞灶。
2.病因不同
腔梗主要病因多是高血压引起小动脉变性。
脑梗病因多种多样,可以是心源性栓塞,也可为大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是小动脉玻璃样变以及其他原因。
腔梗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无症状腔梗”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在体检是进行颅脑CT、核磁检查时发现病灶;如果腔梗发生在脑部功能性区域,有些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局灶性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单侧肢体麻木、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反应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智力进行性衰退等。
脑梗则有偏瘫、失语等较严重症状。
4.治疗方法不同
腔梗有症状时,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对于无症状者,常规体检影像发现有腔隙性梗塞灶患者,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治疗。
脑梗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有的还须进行溶栓、手术或支架取栓等治疗。
三、腔梗的预防
1.控制高危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房颤、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糖尿病等,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控制其发展。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不熬夜、不迷恋电子产品、早睡早起等。
3.合理饮食
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减少盐、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量,控制体重。
4.适当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防止久坐不动,多到空气新鲜的室外活动。
5.做好心理调适
消除忧虑烦恼、保持心情愉悦,要正确看待腔梗,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和血管衰老是不可逆转的,但可从上述习惯的合理改变推迟其发展,防止其复发。
6.中医保健养生
早晚各梳头10分钟左右;睡前用艾叶煎水温在40-50度左右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助眠解乏;按压风池、内关、百会、足三里等穴位预防中风。
四、正确的治疗
由专业医生根据腔梗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控制各种高危诱因或应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腔梗复发。如患者突然发生口角歪斜、一侧手脚无力、讲话困难、头晕明显等症状,则说明病情有所加重,应尽快送医就诊。